8月14日至17日,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。多家湖北人形机器人企业,以及各高校团队机器人战队参赛。其中,北京舞蹈学院与光谷东智联合代表队在群体舞蹈比赛中以92.54分夺得首枚金牌。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竞技配资交流,更彰显出以高校学子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,他们推动技术突破,创造实际价值。
人才推动技术突破,青年逐渐变为创新领域研发的主力。过去的认知中,技术突破和创新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专家,但在大赛中可看出,武汉大学的在校学生组队,只用了两个月时间,就自主设计制造出了能完成百米行走的“天问三号”机器人;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团队,在八个月里攻克了机器人打篮球需要的感知、避障和团队配合等复杂技术难题,获得了亚军。这些例子说明,现在的青年人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学习者,而是能够独立承担重要研发任务、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核心力量。
人才创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,远超赢得比赛、拿到奖牌。制造企业可通过比赛收集数据改进产品,加速技术成熟。这次竞赛中,使用了90%以上湖北本地零部件的机器人成功参赛,也证明了我们本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。舞蹈机器人生动的文化表演、物流机器人的移动能力、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精细度,为文旅、物流、制造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,同时也为未来各领域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可能性。
搭建一个好的平台,是青年人才发展成长的关键,构建学习和研发融合的环境是激发人才潜能的关键。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,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,打破束缚创新的条条框框,进一步完善学习和研发相结合的机制,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、提供更好平台。通过参加高水平比赛和各种跨界合作,青年人才们获得了宝贵的展示机会和实践经验,这种高校、企业、市场相互交流协作的创新环境,是人才能够不断涌现和成长的重要因素。
重视人才就是赢得未来,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已经落幕,但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展现出的智慧与担当,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他们用实力证明,青年人才不仅是当下的主力,更是未来的希望。以后的发展路上,我们要更进一步建立出更加开放、包容、以能力为导向的机制,让更多青年人才有机会在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创新舞台上展露才能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饶千然(湖北宜昌“我们正当阳”网评团队、淯溪镇人民政府)
责编:丁玥【责任编辑:杨虹磊】配资交流
16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